青铜器,古称“吉金”,是红铜加锡、铅等元素制成的合金器物,流行于夏、商、周三代。刚铸造完的青铜器呈金色,因历经漫长的岁月,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故被称为青铜器。
中国使用青铜器的历史非常悠久,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就出现了小型的青铜工具或饰物;夏商周时期,青铜器是庄严厚重、权力等级象征的国之重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富丽精巧,日趋世俗化和平民化……青铜器见证了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诠释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丰富内涵。
苏州湾博物馆正在展出的“吉金·夏商周——河南博物院藏青铜器精品展”,展览以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为主体,展示不同王朝与列国的祭祀、礼乐用器和衣、食、住、行各方面,印证了这一时代中华民族文明的进程。
本周末苏州湾博物馆邀请南京大学博物馆副馆长(主持工作)、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赵东升老师前来讲座,分享夏商周时期典型青铜器的发展演变和主要的鉴定方法,带领观众一起走进青铜美学的世界。
主讲人简介
赵东升,南京大学博物馆副馆长(主持工作)。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毕业,现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南方先秦时期考古,在《考古》《文物》等期刊上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2部,合著5部。
讲座预约
1、讲座名称
夏商周青铜器赏析
2、时间地点
2024年10月13日
13:30-15:30
苏州湾博物馆
三楼学术报告厅
3、讲座对象
青少年及成人
4、预约方式
苏州湾博物馆小程序
“活动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