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展名称 | 宛自天开 —— 计成和他的《园冶》
展览时间 | 2025.01.15 —— 2025.06.15
展览场地 | 一楼特展1号厅
提及江南,人们便会联想到遍布各处大大小小的古典园林。这些园林的设计充满巧思,人造景观与自然物象的结合浑然天成。用计成的话说,这就叫“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本次特展是由苏州湾博物馆联合 12 家文博单位,于计成家乡吴江举办的原创专题展,也是《园冶》刊行四百多年后首次回到作者的家乡展出。展览汇集各类相关书画、古籍和器物,是对迄今为止计成及《园冶》研究成果的全面展示和回顾,也通过展厅中园林式的场景布置,力图为观众奉上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艺术性双重体验的精彩盛宴。
展品 | 清 江南园林胜景图册
扬州博物馆藏
#1 寻觅计成
计成,何许人也?
他生于吴江,是明末著名的造园家,其所著《园冶》一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园林艺术理论专著。《园冶》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理论,是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
计成一生曾周游大江南北,遍览大好河山。他在《园冶》自序中提及:“不佞少以绘名,性好搜奇,最喜关仝、荆浩笔意,每宗之。游燕及楚,中岁归吴,择居润州。”
展品 | 清 张夕庵 镇江名胜
镇江博物馆藏
润州
天启元年(1621)前后,计成择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展品 | 民国 胡汀鹭
唐荆川读书处轴
常州博物馆藏
常州
天启三年(1623)计成在常州为吴玄造园(即东第园,一名五亩园)。
展品 | 清 诸乃方 真州八景图册页
仪征市博物馆藏
仪真
崇祯四年(1631)
约是年,计成在仪真(今江苏仪征)为汪士衡造寤园。
展品 | 清 江南园林胜景图册
扬州博物馆藏
扬州
崇祯七年(1634)计成在扬州为郑元勋造影园。
据文献记载,计成交游的好友有吴玄、汪士衡、曹履吉、阮大铖和郑元勋五人。
展品 | 明 郑元勋 云山萧寺图
湖南博物院藏
#2 品读《园冶》
造园不仅是计成赖以为生的技艺,亦是他的心之所向。他曾言自己“少有林下风趣,逃名丘壑中,久资林园,似与世故觉远。惟闻时事纷纷,隐心皆然。”。
天启四年至崇祯三年间(1624 — 1630),计成得暇完成了《园牧》一书的初撰工作,崇祯四年(1631)秋,于仪真寤园成书,并撰自序。曹履吉改书名为《园冶》。
展品 | 民国二十年铅印版《园冶》
苏州图书馆藏
《园冶》全书共3卷,附图235幅,其主要内容分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10篇,全书条理清晰,内容详实,系统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诸多技术手法。
展品 | 清 徐釚 奇石册页
苏州湾博物馆藏
崇祯七年(1634),《园冶》刊行。彼时的大明王朝,日薄西山,风雨飘摇。
纷飞的战火灼伤了如画的江南,那些美丽的园林也未能幸免。时代动荡下,人们连生活都举步维艰,于是,《园冶》沉寂在无人问津的岁月中,转眼竟是三百余年。直至20世纪初,人们方寻得《园冶》的踪迹,后经一代代学者整理、注释,这颗蒙尘已久的明珠,终于重现光华。
展品 | 《园冶》明崇祯[1628-1644]刻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3 传承造园
优雅的古典园林,是计成的艺术作品,也是他的心灵写照,或许沉浸在钟爱的园林创作中,他方能短暂忘却尘世,忘却时间,忘却自己。
图为黎里端本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
作为这位造园大师的故乡,明清以来,吴江代代传承造园艺术,名园层出不穷。
图为震泽师俭堂内锄经园,始建于清朝嘉庆六年(1801)
一座座美丽的园林,勾勒了江南水乡的风物,也镌刻着江南的风雅。悠游其中,时间仿佛凝固于园成一刻,好景依旧。
图为同里退思园
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
四百多年后的今天,在计成的故里吴江,我们追随《园冶》,勾勒一方属于他的园林天地。
四百多年的岁月沧桑,未能消磨《园冶》的清辉,计成,也从书中信步而来,将属于江南园林的画卷徐徐展开。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拟稿:苏州湾博物馆
审核:沈如春
签发:汝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