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岁伊始,苏州湾博物馆举办了“宛自天开——计成和他的《园冶》”特展 ,此次特展吸引了逾四万两千人次热爱江南风物、园林雅致的观众前来观展。本次展览展现了造园大师计成在其著作《园冶》中体现的造园艺术精髓,令公众得以领略其思想。
而今暮色染檐时,
我们终要与这场山水清梦作别。
自冬至春,展厅内流转的不仅是时光,更是计成笔下那方虚实相生的天地。
凝望《园冶》泛黄书页,仿佛听见四百年前挥毫落纸的沙沙声;驻足于复刻的亭台清池前,方觉“多方胜景,咫尺山林”的意境,原是园林匠人将山河纳入尺素的诗意。
自开展以来,苏州湾博物馆围绕特展主题推出多场精心策划的社教活动,诚邀您与我们共同回溯这段古典园林文化浸润的旅程。
苏州古典园林池塘水治理 与景观修复保护 |
一池活水,滋养半园生机。
那些流淌自《园冶》的治园之道,至今仍在江南园林的涟漪间轻声低语。
2月15日,苏州湾博物馆特邀苏州园林博物馆副主任、副馆长,苏州市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程洪福开展“苏州古典园林池塘水治理与景观修复保护”讲座,吸引了众多观众及园林古建爱好者前来聆听。
与古人对话:计成和他的造园梦 |
《园冶》不仅是技术典籍,亦是计成的造园之梦。他以“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哲思,将天地万象凝缩于粉墙黛瓦之间,复又通过《园冶》传世。
2月23日,苏州湾博物馆举办“与古人对话:计成和他的造园梦”特展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展厅,以计成生平为线索,探索他在《园冶》中的造园梦。
隐逸与超越: 明代江南文人山水观的多维文化意涵 |
从案头丹青到园中叠石,明代江南文人们于园林重构天地——走进“隐逸与超越”的辩证之境,看古人如何以一方庭院,安放对红尘的疏离与盼望。
3月2日,苏州湾博物馆特邀苏州博物馆研究馆员、苏州市博物馆协会副秘书长朱春阳先生,开展“隐逸与超越:明代江南文人山水观的多维文化意涵”专题讲座,基于明代江南市镇经济繁荣与政治态势,剖析文人群体通过园林艺术构建精神家园的动因。
古人的精致庭院 |
在香案上置石栽蒲,于花窗前对月听风——方寸庭院里,尽是东方生活艺术的精微注脚。当古代文人新建一座园林时,他们会如何装修自己的园子呢?
3月9日下午,苏州湾博物馆举办了“古人的精致庭院”特展活动,学生们走进特展厅,从园林建筑的布局及室内陈列中,了解计成的造园理念。
计成的造园密码 |
从立基选石到借景框画,计成于《园冶》中体现的种种细节,为后人探寻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巧思指点迷津。
3月16日下午,苏州湾博物馆举办“计成的造园密码”特展活动。活动中,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以展厅沉浸式园林布展为线索,一同欣赏园林建造之美
“小小造园师”微景观营造 |
《园冶》传世至今,命途多舛。而今,我们正接力传递这源自江南的古典文化脉络。
4月4日下午,苏州湾博物馆开展了“小小造园师微景观营造”特展活动。活动中,学生们化身小小造园师,设计园林布局,规划水域面积,叠山理水,建造了自己心目中最美的江南园林。
微型园林里,藏着孩童们未被规训的想象力,也印证着造园艺术生生不息的传承。
吴地风韵——寻访《园冶》中的吴江园林 |
一代造园大师计成出身吴江,如今,春风拂过退思园的景窗,他对于江南园林的巧思,早深种于家乡园林的每一寸流水与青砖。
4月12日,苏州湾博物馆即将举办“吴地风韵——寻访《园冶》中的吴江园林”活动。此次活动将围绕计成的造园经历、《园冶》中的造园技巧以及《园冶》对明清苏州园林建造的影响等多个视角展开,通过“主题课程+展厅导览+馆外参观+手作体验”的方式,带领学生开展一场计成与吴江的造园之旅。
计成曾说,造园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此次展览亦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实践——我们以器物为石,文献为水,恰如芥子须弥,于一方展厅间重现《园冶》中的古典园林。
最后,特别致谢每位曾在此停驻的观众:你们凝望文献时的屏息,探讨“掇山理水”时的专注,为《园冶》的传世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宛自天开——计成与他的《园冶》”特展即将于4月13日结束,当展厅的灯光渐次熄灭,愿我们带走的不止是记忆,更是那份对古典园林艺术的永恒追求。
特展预告
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 苏州站
善行天下——袁了凡特展
博物馆负一层全新VR体验区也即将开放,期待观众前来体验,感受沉浸式科技的魅力。
欢迎观众朋友们届时前来打卡参观,特展详情敬请关注后续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