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古时称作吉金。从禹铸九鼎开始,夏商周数千年的时光里,青铜器既承载着鲜活的历史,又有着深厚的工艺和美学内涵。
为了增进幼儿对中华文明的了解,11月25日,苏州湾博物馆联合吴江区鲈乡幼儿园,结合正在展出的“吉金·夏商周——河南博物院藏青铜器精品展”,打造一场以“青铜宝宝探秘记”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食器篇
研学活动中,小朋友们来到“吉金·夏商周”展区,老师为大家介绍了青铜器的基本知识。青铜器是什么颜色的?它是由什么材料铸造的?青铜器可以用来做什么?青铜鼎、青铜簋、青铜豆……这些青铜食器,分别是用来盛放什么食物呢?青铜鼎又是青铜礼器的主要代表,小朋友通过触摸青铜鼎道具,对“三足鼎立”、“力能扛鼎”这些词有了生动的了解。
兵器篇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兵器种类较多,如刀、剑、戈、矛、钺、戟等。春秋时期,在苏州、吴江一带曾发生吴越两国战争,吴越争霸的故事虽已远去,博物馆展柜里的青铜剑依然光鲜,刀刃锋利。小朋友们在展厅中观赏了青铜剑、戈、戟等兵器,并拿着毛绒“吴王夫差剑”和“越王勾践剑”,学习“刺”“劈”“格”等动作。
乐器篇
接着小朋友们将目光聚焦于青铜乐器中的翘楚——编钟。老师为小朋友们介绍了编钟的历史渊源、独特构造以及它在古代礼乐文化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小朋友们好奇地围聚在仿制编钟旁,轻轻拿起手中的小槌敲击着那大小不一的钟体,欣赏清脆悦耳的乐声。
礼器篇
青铜盘与青铜匜两者搭配,构成了古代别具一格的 “水龙头” 组合,犹如一把独特的钥匙,为小朋友们开启了一扇古代礼仪文化的神秘大门。在这一环节当中,小朋友们在家长与老师的协助下,体验古人的沃盥之礼,感受古代礼仪文化的独特魅力。
手作篇
手作环节中,小朋友和家长共同完成了锡纸浮雕青铜器制作。无论是选择威严的兽面纹,还是优雅的青铜爵,都需要仔细的勾勒线条。家长与孩子的合作不仅让小朋友们对青铜器的纹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还增进了亲子的感情,最后每位小朋友都得到一个金灿灿的青铜器小挂件。
本次馆校合作,小朋友们以独特的儿童视角感受了古代青铜器的魅力,同时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种子也在他们心中发芽,激发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也提高了小朋友们保护、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