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青铜光辉,陶韵悠长

2024-11-26



640.gif

1745761301992.png

洪荒纪年,天地间唯有日月星辰之光流转。


一束火星自燧人氏的指间迸发而出,为万古长夜挣得了可控的温暖与光明,自此,先民们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


火的出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类开始在器具的制造中注入巧思。从陶土到青铜,器具的制作原料、工艺及其象征意义不断得以发展。


1745762148891.png

 (左)夹砂红褐陶鼎 良渚文化苏州湾博物馆藏

(右) 二夔共目纹铜鼎 商 河南博物院藏 


鼎,最初是一种煮制食物的炊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鼎逐渐被用于祭祀,继而成为权力的象征。进入礼制社会后,鼎也有了区分阶级的作用,例如西周礼制规定,天子陪葬用九鼎,诸侯只能用七鼎,依此类推,这便是“列鼎制度”。

1745762164253.png

(右)嵌孔雀石云纹方豆 战国  河南博物院藏 

  (左)泥质灰陶豆 崧泽文化  苏州湾博物馆藏


豆,字如其形,是一种有高圈足的食器。它的样子有些像我们如今还在使用的高脚盘,后也发展为一种礼器。此外,豆还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

1745762177710.png

(右)兽面纹甗 西周 河南博物院藏 

  (左)夹砂红陶甗 良渚文化 苏州湾博物馆藏


甗(yǎn)是一种组合式炊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盛放食物,有利于蒸汽通过的孔洞;下部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后亦成为一种礼器。


1745762191272.png

时光匆匆流转,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无声倾诉着那些星火伴随汗水挥洒的过往,那些祈盼国泰民安、鼎运万年的梦。


纵物换星移、沧海桑田,中华文明的脉络仍将如最初那一颗火种,继往开来,风华永续。


jiewei.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