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兵器略观 | 倚天万里须长剑

2024-09-13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 唐·曹松 

《己亥岁二首·其一》







自上古伊始,

战争便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存在。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里的“戎”,其意便是战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兵器是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兵器的发展历程一直都备受世人关注。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 《弹歌》



1、石器时代

《弹歌》是一首二言诗,它诞生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其反映了先民造弹弓和狩猎的场景。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得知,最初的武器,是以竹等自然界较为容易获得的材料制作。

1745850866335.png

展品 | 良渚文化 石箭镞

苏州湾博物馆藏

彼时人类尚处于启蒙期,这些简单的石刀、石箭等武器,最初是作捕猎使用的生产工具。

1745850883956.png

展品 | 周 石戈

苏州湾博物馆藏



或许在久远前的某一天,来自不同部落的先民因争夺领地、水源等问题起了争执,这场争执愈演愈烈,逐渐发展为了战争。例如著名的“涿鹿之战”便是上古时期,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为争夺领地与蚩尤进行的一场大战。


战斗中,生产工具变成了击打敌人与自保的武器。而想要使用起来更趁手,便需要研发专门用于作战的武器。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

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

铸得宝剑名龙泉。


—— 唐 郭震《古剑篇》



2、青铜铁器

随着冶金与锻造技艺的出现,人类文明的进程逐渐行至青铜时代与铁器时代。


采用金属制造武器,无论是从质量还是损耗度来说,比起石、骨、木等材料显然更胜一筹。

1745850897479.png

展品 | 春秋 青铜剑 

苏州湾博物馆藏

有了更优良的材质出现,武器的种类也丰富起来,出现了诸如“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采用金属锻造而成的兵器。

1745850910877.png

展品 | 战国 铜戈 

苏州湾博物馆藏


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3、现代兵器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屈的中华民族通过不懈斗争,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然而,真正想要不再受到压迫欺辱,我们就必须拥有尖端武器。


1950年,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婉拒了英国优厚的待遇与导师的挽留,回到了当时一穷二白的祖国。他就是日后被称为中国“核司令”的程开甲。

1745850925584.png

图 | 程开甲


1955年1月15日,党中央作出了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一大批远赴重洋的科学家、留学生在祖国的号召下,同程开甲一样,毅然放弃优渥的待遇,克服重重困难,回归故土,投身于发展原子能的伟大事业。


1960年,上级的一纸调书,让程开甲加入了中国核武器的研究队伍。从此,程开甲隐姓埋名二十余年,一心为国铸盾。


1745850942368.png


1964年10月16日,伴随着一声巨响,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升腾于新疆罗布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两年零八个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也成功完成爆炸实验。


核武器的成功研制意义重大。从此中国具有了打破西方国家核垄断、核威慑的能力,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有了保障。


从上古时期刀耕火种的原始部落,到如今的现代化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武器也逐渐完成了从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的转变。


然而,战争对人们造成的伤害是难以弥平的,无数伟大的文明遗迹亦损毁于炮火之下。


曾几何时,我们也身处硝烟弥漫中,

茫然四顾,举步维艰。 

如今我们日渐强大,不再饱受战乱之苦,

更应居安思危,珍惜和平。


jiewei.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