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 校 联 动
9月18、19日,苏州湾博物馆五楼特展厅迎来了两批特别的观众——来自吴江中学及同里中学的学生。他们走进“枌榆文字——吴江馆藏薛凤昌金石书画文献特展”,通过一场沉浸式的文化探访,感受地方文脉与教育薪火的传承。
本次特展聚焦吴江近代文化名人薛凤昌先生,汇集吴江馆藏的相关手稿文献、金石书画,系统呈现了这位乡贤在文化传承领域的贡献。
尤为特别的是,薛凤昌先生不仅是金石书画的爱好者,更是一位躬身教育的实践者:1912年,他与费伯埙等人创办江震高等学堂,并出任首任校长——这所学校正是吴江中学的前身。1941年,薛凤昌又与薛天游、陈旭旦创办私立同文中学——这是同里中学的前身。这段与两所学校的特殊历史渊源,让此次参观对同学们而言更具特殊意义。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功能,本次参观由特展策展人、苏州湾博物馆馆长汝悦来担任讲解。馆长以展览为脉络,重点讲述了薛凤昌“以文化人、以学兴邦”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如何在百年前突破传统教育的局限,将现代科学精神融入学堂课程;如何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坚守办学初心,为中华培养有用之才。
活 动 掠 影
展厅内,学生们跟随讲解好奇地看向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展品:百年前的课本、校徽......借助馆长结合实物展品与校史故事的生动讲解,同学们逐渐将薛凤昌先生的形象具象化,也在两所学校“前世今生”的映照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苏州湾博物馆始终将“教育赋能”作为核心职能之一。此次针对本地中学开展的特展专场讲解,既是馆藏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也是通过“可触摸的历史”激发青少年文化认同的生动实践。
未来,博物馆将持续发挥“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作用,通过更多定制化、互动性强的教育活动,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滋养青少年成长的精神养分。